上高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一、12月份财政收支完成情况
12月份,全县财政总收入当月完成32199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738.4万元,上划中央收入完成12476.1万元,省级收入完成7984.5万元。本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46888万元。
二、1-12月份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财政收入完成情况
全县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418277.8万元,同比下降13.4%,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200518.6万元,同比下降7.6%;上划中央收入累计完成164375万元,同比下降20.6%;省级收入累计完成53384.2万元,同比下降9.6%。
从征收单位完成情况来看:税务部门组织收入累计完成354403.2万元,同比下降了19%,占总收入的84.7%;财政部门组织收入累计完成63874.6万元,同比增长40.6%,占总收入的15.3%。
从县乡两级完成情况来看:县本级收入累计完成241558.9万元,同比下降6.1%,占总收入的57.8%;乡镇级收入累计完成176718.9万元,同比下降21.8%,占总收入的42.2%。
从收入结构情况来看:税收收入累计完成346460万元,同比下降19.1%,占总收入的82.8%;非税收入完成71817.8万元,同比增长31.3%,占总收入的17.2%。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项累计完成情况居前五位税种为:增值税收入73996.7万元,同比下降31.6%;企业所得税收入13622.7万元,同比增长9%;城市维护建设税收入8641.8万元,同比下降21.6%;城镇土地使用税收入7926.8万元,同比增长61.8%;契税收入5401.4万元, 同比下降25.8%。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执行情况
1-12月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完成468515万元,同比增长0.8%。其中十三项民生支出累计396458万元,与上年同期增长0.9%,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4.6%。支出项目明细如下: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8412万元,同比下降1.8%;国防支出142万元,同比下降73.5%;公共安全支出14507万元,同比下降8.4%;教育支出80598万元,同比增长0.4%;科学技术支出32160万元,同比增长2.2%;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5542万元,同比增长0.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9568万元,同比增长0.3%;卫生健康支出33908万元,同比下降8.2%;节能环保支出19403万元,同比下降17.6%;城乡社区事务支出59451万元,同比增长3.4%;农林水支出68548万元,同比增长0.3%;交通运输支出12088万元,同比下降12.8%;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6157万元,同比下降11%;商业服务业等支出2585万元,同比增长21.9%;金融支出59万元,同比增长18%;自然资源海洋气象支出3795万元,同比增长108.1%;住房保障支出16883万元,同比增长66.6%;粮油物资储备支出1929万元,同比增长2.6%;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5800万元,同比增长48.6%;债务付息支出6951万元,同比增长4.5%;债务发行费用支出29万元,同比增长20.8%。
(三)政府性基金收支完成情况
1-12月份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累计完成53413万元,与上年同比减收26493万元,同比下降33.2%。全县政府性基金支出累计完成166268万元,与上年同比增支9297万元,同比增长5.9%。
三、预算运行特点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攻坚之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省委市委的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践行“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总要求,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工作总基调,瞄准“对接宜春中心城、争创中部百强县”总目标,以“大抓落实、狠抓项目”活动落实年为契机,全县各级部门积极作为,奋勇争先,做好保民生、促发展、护稳定等各项工作,着眼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坚守为民理财初心,围绕适度加力、提质增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顶住国内外环境复杂经济持续下行压力,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强化财政提质增效,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增强内驱新动能,确保财政运行稳中有进。
(一)收入完成不如预期
2024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200518.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88.4%,较上年同比下降7.6%,增幅于全市排位第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中税收收入完成128701万元,占年初预算的74.9%,较上年同比下降20.7%,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64.2%,与上年同比下降10.6个百分比。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非税收入累计完成71818万元,同比增长31.3%,占年初预算数的130.6%。为减缓税收下滑压力,我县相关部门大力积极挖潜增收,全力以赴招优引强,加大财源建设,同时财税部门加大对历史欠缴的清理力度,积极盘活国有资源资产,积极弥补税收减收缺口。
(二)主体税种持续减收
2024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200518.6万元,同比下降7.6%,其中税收收入128700.8万元,与上年同期减收33683.8万元,同比下降20.7%。分税种看;主体税种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三税合计90018.8万元,与上年同比下降27.3%,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44.9%,其中增值税受上年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税缓缴入库抬高基数,本年增值税留抵退税等因素影响有所下降,但仍占据主导地位。地方税种合计38682万元,在国内外经济总体下行的前提下,还保持了与上年持平,主要原因是财税部门合力加大对历史欠税的清缴清理力度,补充了本年财力。
(三)工业产业亟待转型
2024年全县产业税收合计348551万元,同比下降19.1%,第二产业税收合计208013万元,与上年同比下降11.1%。第三产业税收合计140315万元,同比下降28.6%。其中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业仓储及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同比下降分别为15.8%、37.5%、24.6%、10.6%、35.1%。主要原因:一是受增值税缓缴入库抬高上年基数及增值税留抵退税因素,二是受国内外大环境经济不景气影响。今年以来我县主要税收行业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总体下行,传统工业发展动能不足,传统产业发展进入改造转型升级阶段。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助力高质量发展新天地,我县全面实施制造业“669”计划,加快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如赣能发电厂、昕龙新能源、李子园二期等项目工程建设,重点发展绿色特色产业集群,统筹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壮大现代化产业体系,激发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
(四)重点企业持续承压
2024年全县纳入重点监测的纳税企业有230户,全年纳税累计完成191777万元,上年同比下降16%。从税务行业企业报表看,受减税降费、留抵退税政策的影响,食品、建材、化工、再生资源类行业企业持续减收,如李子园、宝庆陶瓷、奉兴化工、金利隆橡胶、天成锂业,同比下降分别为17.3%、31%、43%、21%、20%。房地产、建筑建材行业受房地产市场行情动荡持续下降。下半年以来,在“两重两新”经济政策持续发力下,用扩大内需和刺激消费两大动力,销存量促增量,带动企业设备技术更新,激发企业新动能。我县各级部门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决落实税费支持和普惠金融政策,持续加大企业信贷力度,推进惠企政策落地兑现,振兴企业信心,促进企业企稳向上。
(五)重点保障“三保”民生
2024年我县财政部门全面贯彻落实习惯性过“紧日子”的思想,把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始终贯穿在预算执行的全过程,在财政收入增长有限、财力吃紧的情况下,支出结构不断优化,重点聚焦民生领域,充分保障“三保”支出,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6851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8%。民生支出明细有:教育支出80598万元,同比增长0.4%;科学技术支出32160万,同比增长2.2%;文化旅游与体育传媒支出5542万元,同比增长0.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9568万元,同比增长0.3%;卫生健康支出33908万元同比下降8.2%;节能环保支出19403万元,同比下降17.6%;城乡社区事务支出59451万元,同比增长3.4%;农林水支出68548万元,同比增长0.3%;交通运输支出12088万元,同比下降12.8%。商业服务支出2585万元,同比增长21.9%;自然资源海洋气候支出3795万元,同比增长108.1%;住房保障支出16883万元,同比增长66.6%;粮油物资储备支出1929万元,同比增长2.6%。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大力支持下,我局取得一些的成绩,是局党组坚持党建引领、全面深化财税改革、全面从严治党的成果,也是全体财政干部团结奋斗,努力拼搏的结果,其中也存在不少的实际困难。
(一)税收增收压力加大
今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的国际环境带来了新的挑战,加上国际通货膨胀率上涨,国内经济还处于恢复性回升阶段。我县重点行业产业经济复苏回暖不明显,采矿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仓储及邮政业、房地产业等行业持续减收,加上减税降费政策的持续推进,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收入在逐步缩减,非税收入进行多次历史存量的清理清缴,非税收入增长有限,税收实现增收压力较大。
(二)收支平衡压力加大
我县税收收入总体持续下行,房地产、建筑、制造等重点行业市场低迷、下行态势尚未改变,土地出让收入逐步锐减,长期以往将形成较大税源基数缺口,而全县可用财力要确保库款保障水库在合理范围的基础上,仅能勉强覆盖“三保”支出,后续支出持续增长压力大。县级财政部门坚持尽力而行,量力而为原则,压减一般性支出,既要保障基本“三保”支出,又要加大民生基础投入,同时要解决地方化债难题,收支矛盾依然突出,财政收支保持平衡压力较大。
(三)防范风险压力加大
当前受大环境经济下行影响,各县区的地方财力普遍紧平衡状态,勉强保障基本运行和“三保”支出。近几年我县重点对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医疗卫生事业,加大教育基础投入等重点民生领域举措,无形中加剧财政收支矛盾。为缓解地方存量隐性化债压力,扩大了地方专债规模,但同时也加大了专债还本付息压力,财政资金防范风险压力进一步加重。
五、下一年工作打算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坚,持则可圆。2025年,上高县委县政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好各级经济工作会议和财政工作会议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持续深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兜牢基层“三保”底线,不断强化应对风险隐患能力,以更加务实高效的举措,早日实现“对接宜春中心城、争创中部百强县”目标,为上高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财政力量。
(一)全力组织收入,夯实税源基础
全县部门千方百计增加可用财力,强化各级工作部署,切实保障财力。一是积极挖潜增收,全力抓好税收征管工作,坚持对重点税源预测分析研判,及时掌握税收增减动态,强化税收挖潜促收,做到应收尽收,应征尽征。二是重视盘活土地、国有资源有偿使用出让工作。摸清现有闲置国有资产,精准实施共同推进公共资源有偿使用项目尽快落地成效。三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简化审批流程,提高服务效能,运用财政补助、贴息、以奖代补等财政政策,支持企业自主创新,促进创新成果转化,促进我县产业“强链、补链、延链”的集群发展。
(二)强化绩效管理,资金提质增效。
以落实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的积极财政政策为主线,将各类型、各条线、各时期的财政资金统筹用好、用早、用巧,推进财政重点绩效评价工作走深走实,全面发挥财政绩效管理效能。管好用好地方专项资金,对专项资金支出使用实行穿透式、全过程监控管理,提升专项资金绩效。同时,严格执行经本级人大批准的预算,严控预算调整调剂,全面推进预算支出进度与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双监控”。
(三)保障三保支出,增进民生福祉。
财政部门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以兜底线保基本为主,夯实民生投入保障基础,坚持过“紧日子”思想不放松。要坚决贯彻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的要求,对“三公”经费实施更加严格的限额管理,坚持做到“小钱小气、大钱大方”。严禁无预算、超预算开支,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坚决落实好“三保”主体责任,确保“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位置。财政资金主要侧重于民生实事建设,比如加大基础教育公办、特殊困难群体救助、医疗卫生服务水平、食品安全保障力度等方面,以增进民生福祉为落脚点。
(四)推进预算改革,提升管理水平。
按照省市财政部署,持续深化预算管理改革,扎实推进财政预算一体化系统建设,强化预算约束,严格预算执行。推行预算公开评审,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加强资金使用事后绩效评价,提高资金使用绩效。规范政府债务化债管理,加强资金风险防范。做好预算信息公开,接受群众监督。认真贯彻落实《预算法》,加强财政监督,完善管理制度,严肃财经纪律,不断提高依法理财水平。全面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打破支出固化僵化格局,加大支出结构优化力度,坚持“先定事项再议经费、先有项目后有预算、先有预算再有执行、没有预算不得支出”,推进与绩效预算深度融合。
(五)提升履职能力,强化担当本领。
重视财政干部的政治属性,强化干部履职实干担当能力,扎实开展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培训,组织各业务股室轮流授课,以开展“财政大讲堂”课堂活动为契机,切实提高财政干部业务能力水平。不定期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活动,筑牢财政党员干部的底线思维,强化干部本领当担,不忘初心,持续营造风清气正、勤廉为民的政治生态,塑造“讲规矩、讲效能、讲作风”财政作风,全面提升财政服务能力,打造一支讲政治、重实干、勇担当的财政队伍。
附表一: 上高县财政收入分征收部门百分比示意图
附表二: 上高县财政收入分级次百分比示意图
附表三: 上高县财政收入分税种百分比示意图
附表四: 上高县财政总收入分月累计百分比增速
附表五: 上高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分月累计百分比增速
附表六: 上高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月累计百分比增速
附表七: 上高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比重分月累计百分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