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县教育体育局2024年工作总结
和2025年工作计划
今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全县教育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力推进各类教育优质协调发展,进一步擦亮“学在上高”教育品牌。在全省2023年度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估省级复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全省2023年度市县综合考核“教育发展”考评中获第四名,获2023年度全市教育体育工作综合先进县称号。
一、主要工作和成效
(一)党建引领,教育发展更稳健
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严格落实党组织“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将“第一议题”与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等学习活动有机融合,采取线上与线下、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专题辅导报告与交流研讨、观看微视频党课与现场学习相结合等方式,提高党委班子的学习质量,形成理论学习“走在前”、全员覆盖“增本领”、学以致用“开新局”的理论武装良好格局。目前,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9次、理论研讨8次,观看微视频党课4次,专题辅导报告5次。扎实开展党纪学习,全系统各级党组织书记上纪律党课73场,组织学习研讨215次。二是规范议事决策程序。局党委指导全县教体系统各基层党组织结合实际制定“两个议事规则”,并安排班子成员到挂点单位列席学校党组织会议和校长办公会议,进一步促进学校党组织议事决策程序规范合理,确保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落地见效。9月下旬,全市正式启用“三重一大”事项信息化监督管理平台,县教体局组织各学校召开培训会,组建工作群答疑解惑,确保全县各中小学校“三重一大”事项实现全程执行跟踪、全面信息反馈、全部痕迹保留的闭环管理监督。三是深化思想作风建设。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召开意识形态工作专题研究会2次。进一步完善意识形态(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职责清单,落实党组织书记带头上思政课制度,全县中小学专职思政课教师配备比例已达到省厅要求。健全领导、管理和考核机制,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全县办学质量考核体系。深入开展基础教育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在自查自纠中共发现8个方面187个问题,目前已经全部整改到位,主动登记上交违纪违法所得300余万元,退还费用30.90万元,查处相关人员19人次,开展警示教育4次,进一步提高全体干部、教职工的思想认识,厚植“清廉”土壤。
(二)立德树人,办学质量再提升
一是以活动促进内涵发展。印发《上高县2024年协同提质、立德树人活动安排》,各学校因地制宜坚持每月开展活动,根据三月学雷锋月、四月清明节、五月劳动节、六月儿童节和端午节等,结合校园文化开展各项活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筑牢学生理想信念。以“两教育两创建”暨“一校四园”活动推进计划为抓手,结合学校主题文化以及红色电影进校园等活动不断推进创建成效。我县敖山中心小学获得全国第六批乡村温馨校园建设典型案例学校、锦阳中学获得首批江西省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江西省第二批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上高镜山小学、第二幼儿园获省、市红色基因传承示范校,上高二中、锦阳中学、敖阳学校获思政育人先进学校,锦阳中学、向阳小学获市最美书香校园。二是用展示激发办学动力。鼓励各学校通过科技节、艺术节、运动会等重要日子,组织开展“双减”成果展示,为学生成长搭建丰富平台。成功举办上高县第一届科技体育艺术节暨城乡学校协同提质共同体“双减”成果展示活动,全县10000多名师生家长参与、观看,活动场内92个各具特色的节目、场外37个丰富多彩的展位充分展现全县各中小学的办学成效,进一步助力学生全面和个性成长。三是抓常规确保办学方向。要求学校按《江西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示例表》开足开齐上好每一门课程。指导学校将各类课程统一安排形成总课表,严禁出现“阴阳课表”、不按课表上课、文化课挤占非文化课行为发生。督促全县中小学以“懂教育、守常识、抓常规”为要求,落实日常办学行为规范。常态化开展专项督查,并印发督查通报,不断规范学校办学行为。
(三)统筹推进,协调发展更显著
一是不断提升全县办园质量。健全幼儿园考核评估机制,将县城公办园、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及民办园全部纳入幼儿园办园质量考核范围,并组织实地考核。结合我县学前教育实际,制定了《上高县标准化幼儿园认定管理工作方案(试行)》,完成芦洲中心幼儿园、墨山中心幼儿园和敖山洋林侨爱幼儿园3所标准化幼儿园认定工作。目前全县幼儿园56所,其中普惠性民办园28所,公办在园幼儿数占比达61.85%,比去年提高2.85个百分点,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4.77%,标准化幼儿园27所,全县达标率为48.2%,比去年提高17个百分点。城乡普惠性幼儿园办园质量普遍提高,省级示范性幼儿园1所,市级示范性幼儿园达16所,且成功申报全省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实验区。开展全县幼儿园第九届保教人员专业技能竞赛、幼儿园“音、体”游戏展示活动,组织师生积极参与省市各项评比、培训和竞赛等,不断提升师生素养。在全市2024年“双减”背景下幼小科学衔接主题“班本活动优秀案例”评选活动中,我县选送的22件作品,16件作品获市级一等奖,占市级一等奖的27%。二是积极推进教共体建设。采取强校带弱校、名校带新校、城校带乡校方式组建10个城乡学校协同提质共同体,缩小城乡差距,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在宜春学院专家团队的指导下,以“1(专职教研员)+N(若干名学科骨干教师)”模式成立县级大教研团队。今年来,共召开18场座谈会、开展36次专题研讨活动、35次师生展示活动的评比活动、32次“中小学名师送教送研下乡”活动、4次师徒结对活动、8次专题调研活动,共有3000多人次参与,“磨课、展示、研讨、创新、成长”的教学教研新模式为名校、名师的培养奠定了基础。三是助推普高、职高双向发力。2024年高考,上高二中600分以上167人,本科上线1860人,创历史新高;上高中学文化专业双过线658人,上线率69%。积极组织开展暑期下乡招生宣传活动,2024年上高中专招收高一新生1152人,招生工作有了新突破,进一步加大与企业的合作力度,产教融合再添新动力。上高中专在全市第六届中职学校、技工学校学生技能竞赛才艺大赛中,15个赛项中荣获14个一等奖,对口高考本科上线15人,其中一人总分555分,列全省第七名。
(四)深化改革,发展动能更强劲
一是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启动优化县域义务教育配置试点工作,今年来,共撤并小规模学校36所,并提前谋划解决好优化资源后学生的学、吃、住、行等各项问题,确保家长放心、社会安心。二是完善教育评价改革。指导各学校根据《上高县义务教育质量评价实施办法(试行)》要求,研究制订《2025年学校教师评价办法和学生发展评价办法》,充分考虑如何调动音体美等非文化学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摒弃“五唯”指标,注重过程评价、多元评价、专业评价。发挥评价指挥棒的作用引导教师转变思想观念、教育理念和教学质量观。三是打造课后服务特色课程。在实现课后服务全覆盖的基础上,探索“一校一品”、各具特色的课后服务校本课程,湿拓画、沙画、机器人、3D打印、版画、剪纸等兼具传统与时尚的特色课程为学生全面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四是强化科技与人文教育协同。与县科技馆建立合作关系,充分利用我县科技教育条件,让学校定期组织中小学生参观学习,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五是探索协同提质新路径。印发《上高县基础教育协同提质暨“学在上高·教育讲堂”工作方案》,以“学在上高·教育讲堂”为平台,强化“三名”培养对象的政治品质与专业素养,每周五通过理论宣讲、政策解读、经验分享等方式开展专项活动,努力培养一支具有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专业精神、专业能力、专业素养的新时代本土的教育行家。
(五)以人为本,群众口碑更扎实
一是健全家校协调机制。加强与社区沟通合作,利用家长学校常态化召开家长会,增进家校交流,做到覆盖面达100%;通过家校开放日活动,让家长深入课堂、食堂、寝室等重点场所了解学校的办学和学生的学习生活,并为学校的发展建言献策,共同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开展万师访万家活动,全县3000多名教师深入60000多名学生家庭进行家访;常态化开展家校互动专题讲座,通过致家长一封信、短视频、温馨提示等给家长分享育人经验,不断提升家校共育水平。二是关爱学生身心健康。定期开展全县中小学校相关年级的学生心理健康筛查,并建立心理档案,对有异常的学生进行师生结对关爱,做到早预防更健康。充分发挥县心理辅导团、家庭教育讲师团、关爱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中心的作用,到学校积极开展调研、培训和家庭教育专题讲座,提供特别学生“一对一”个别关爱,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境。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组织开展圆梦蒲公英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活动,为全县各乡镇中心学校的留守儿童开展绘画、小制作、心理辅导、赠送学习用品等专项关爱活动,为学生成长注入积极力量,覆盖面达100%。三是筑牢校园安全防线。常态化开展各项安全教育宣传工作,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一年来,开展162次无脚本应急演练,不断提高师生应急自救自护能力。完善全县校园安全人防、物防和技防三个百分百建设,强化校园安防“八个一”建设的管理与应用,全面提升全县校园安全防范水平和保障能力。完成“拆牌、破网、清通道”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对全县各学校进行消防安全专项检查,完成各类消防安全隐患整改工作。联合消防、市监、文广等部门对全县70家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办学场所进行了5次联合检查,所有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办学场所均符合相关部门管理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其中接入明厨亮灶96所,接入宜春市小微权利“监督一点通”37所,接入赣溯源学校17所,将中小学用餐纳入网上监督平台向社会公开,组织开展了4次督查检查,确保师生“舌尖上的安全”。四是规范办学行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未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服务性项目由服务机构聘请代办员按照学生自愿的原则办理。严格落实进城农民工子女就读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与当地学生一致的收费政策,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坚持均衡原则、公开原则、随机原则、稳定原则开展“阳光分班”,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
(六)持续发力,教育资源更优化
一是办学条件持续改善。稳步推进预制板校舍拆除重建工程项目,目前已完成9所学校新建教学楼工程,新建建筑面积达4万平方米,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积极推进上高县职业教育园区建设项目,目前已有16栋单体主体完工,施工面积达10万平方米,约完成总体工程量的65%。逐步推进城乡幼儿园建设项目,截至目前沿江中路幼儿园主体已封顶;田心幼儿园、县幼儿园改造完工,县第六幼儿园改造完成80%,泗溪幼儿园建设项目场地平整中,力争年底开始基础动工。二是持续推进数字校园建设。全面推进智慧教育应用工作,做到全县中小学交互式多媒体教学设备、智慧校园管理平台全覆盖,全县农村教学点专递课堂全覆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全县各学校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教学通应用、班班通网络环境、班班通终端设备四项指标均达 100%。组织开展中小学智慧校园创评活动,目前7所学校通过市局实地考核。三是师资建设持续加强。完成全县教育系统3647名公办教职工的2023年度考核和师德考核工作,其考核评价结果与教师岗位聘任、职称评聘、评优评先挂钩,不断强化学校师德建设。上高二中、上高中学(高中部)共面向全县中学公开选调在编在岗教师42人,同时按照“总量平衡、退一补一”原则,根据城乡中小学紧缺学科教师需求和教师退休等情况,招募“三支一扶”人员7名,“归巢返乡”教师4名,安置2019级定向师范生19名,71名校长教师通过选调考试进城任教,全县师资配置进一步均衡。发挥“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在全县教师培训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2024年共选派433名校长教师参加“国培计划”“省培计划”94次,进一步提升全县中小学校长管理水平和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二、存在问题和困难
一是学前教育部分指标不达标。公办幼儿园占比未达全市平均水平。已认定的标准化幼儿园存在基本办园不达标问题,主要原因是“三个面积”不达标、财务管理不规范、幼儿园教师未全员持证上岗。亟需通过招聘教师,解决专任教师配备和资质不达标问题。
二是教师队伍建设有短板。城乡师资存在结构性短缺问题,高中、中职教师紧缺,物理、化学、政治、地理、体育等学科师资配置上不足。教师专业技术岗位晋级工作5年开展一次,与周边县市差距大,影响教师从教积极性。
三是教共体建设需进一步加强。部分学校在合作上还存在深度不够、资源整合不充分等问题。
三、下一步打算
1.全面加强教体系统党的领导。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支部政治理论学习、“三会一课”的重要内容,作为全系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常抓不懈。深入推进“双培养、两发挥”党建品牌创建工作,以中小学校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德育、教学、管理融合发展新途径,切实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根据市教体局党委印发《宜春市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党建“五联”共建行动方案》要求,积极开展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党建“五联”共建行动,不断推进我县公办、民办学校党组织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攻坚,有效提升全县教体系统党建工作水平。持续抓好基础教育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治理,利用专项治理的案例成果,建立完善警示教育联动机制,推动警示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继续在专项治理中盯紧关键少数,在 “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上持续发力,并定期排查廉政风险点,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持全面从严、一严到底。
2.持续开展基础教育协同提质行动。依托协同提质共同体研训平台,加大共同体间、校际间教研交流力度,构建县域、共同体、学校三位一体的教研体系。创新开展继续开展“送教送研下乡”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教研活动,促进教学资源共享,促进各学校教学教研质量共同提高。加强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持续开展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抓好监测发现问题整改及结果运用。加强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推动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达到规定标准,促进新优质学校成长。推进优化县域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改革,除必须保留的外,10人以下乡村小规模学校全面优化调整到位,30人以下的基本优化调整到位。继续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先行创建,配合开展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
3.全力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不断扩充公办园资源,加快敖山中心幼儿园开园筹备工作,加快完成大观天地、锦江府2个小区配套园建设移交办成公办园,稳步推进专项债券新建2所幼儿园。抓实幼儿园常规管理,引导幼儿园健全管理机制,落实保教常规,积极改善办园条件,力争标准化幼儿园达标率达到60%以上,加大对普惠性民办园收费和“小学化”现象督查,落实退出机制,确保提供普惠服务。加强普通高中内涵建设,推动形成体育、艺术等特色高中的多样化办学格局。深入开展普通高中结对帮扶,以优化办学条件、健全经费投入制度、规范招生秩序等为抓手,加强高中标准化建设。加强中职招生工作,促进中职教育的规模发展,提升办学水平和质量。加强对民办学校党的建设、财务监管、招生宣传、教学管理等各方面的规范化工作,进一步规范全市民办学校办学行为。
4.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完善立德树人机制,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在开齐开足上好全部国家课程基础上,努力挖掘、整合地方资源,开发上好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发挥好各校劳动教育基地建设的作用,推动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相融合,持续做好全县中小学音体美劳“保课时月月晒”工作,强化“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纵深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加快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健全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实施路径,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符合我县实际的教育评价体系。扎实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加强政策宣传解读,提供志愿填报服务,做好安全检查、网络舆情导控等工作,确保高考综合改革和艺考改革平稳落地。加强和改进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加强“订单式”教研管理,优化县级大教研和教学展示,组织开展多样化的教学调研和教学研讨活动。
5.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推动师德师风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建设。大力宣传和弘扬教育家精神,深刻阐释教育家精神,引导教师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持续强化师资储备,依托全省教师招聘、公开招聘急需紧缺教师和公费师范生计划,为全县高中(中职)扩招提供坚强师资保证。加强城乡教师选调,调动乡村教师任教积极性,精准选拔具有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的教师到城区学校任教,持续推进城乡学校协同提质交流,以缓解城乡师资结构性短缺问题。完善“五级”教师培训体系,加大教师教育培训经费投入,加大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力度,做好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工作,完善保障激励机制,积极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使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下得去、教得好”,提升薄弱学校办学水平。持续推进义务教育“县管校聘”改革,深化教师队伍内部治理和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双师型”教师认定培养机制,进一步加强编制动态管理。进一步完善教师培训制度,抓好名师培养工作,完善教师个人专业成长规划,积极开展校本培训活动,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国培计划”,以骨干教师、紧缺薄弱学科教师和乡村教师为重点,通过置换脱产研修、短期集中培训和网络研修,扩大覆盖面,努力实现教师培训常态化,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6.全面维护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加强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常态化开展师生宗教信仰摸排,及早发现和捕捉苗头性动向,坚决抵御和防范校园传教渗透,确保全县教体系统意识形态安全。引导学校制定内容全面的安全教育计划、实施方案,做好敏感节点和重大活动保障期间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工作,推动落实校园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开展中小学校分级安全管理,深入开展“护校安园”“防溺水”等专项联合行动,抓牢消防、校舍、校车、食品卫生、实验室、集体活动、防学生欺凌等安全工作,防范遏制发生学生人身安全事故,常态化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健全安全事故预防和处置机制。强化正面宣传引导和专业力量建设,稳妥开展涉教育网络舆情监测管控和线下处置,全面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筑牢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坚决维护系统安全稳定。
上高县教育体育局
2025年1月3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