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评价结果反馈表
评价项目:上高县审计局
评价组织机构 |
上高县财政局 |
项目主管部门 |
上高县人民政府 |
||||||||||||||||||||||||||||||||||||||||||||||||
项目单位名称 |
上高县审计局 |
项目起止时间 |
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 |
||||||||||||||||||||||||||||||||||||||||||||||||
评价机构 |
江西润欧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评价时间 |
2024年10月 |
||||||||||||||||||||||||||||||||||||||||||||||||
评价分值 |
89 |
评价结论 |
良 |
||||||||||||||||||||||||||||||||||||||||||||||||
项目基本情况 |
上高县审计局是上高县主管审计工作的政府部门,级别为正科级,肩负着保障县域经济健康运行、规范财政资金使用、监督公共权力运行等重要职责。地址位于上高县镜山大道21号。根据《中共宜春市委办公室 宜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上高县机构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宜办发〔2019〕7号)和《中共上高县委办公室 上高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上高县机构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上办发〔2019〕2号)的文件精神,县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县审计局,接受县委审计委员会的直接领导,承担县委审计委员会具体工作,研究提出在全县审计领域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政策建议,组织研究全县审计工作战略、规划、重大政策和改革方案,协调推进和督促落实县委和县委审计委员会决策部署,研究提出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等。设县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秘书组,负责处理县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日常事务。县审计局的内设机构根据工作需要承担县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相关工作,接受县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的统筹协调。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上高县审计局编制数29人,其中行政编制14人,全额补助事业编制14人,工勤编制1人。实有人数57人,其中在职34人(含临时人员8人),离退休23人。 |
||||||||||||||||||||||||||||||||||||||||||||||||||
主要绩效情况 |
1.坚持职能转型,扎实做好投资审计工作。2023年审计局全面推出与审计监督不符的行政管理活动,聚焦投资审计的主责主业,回归监督职能,做到了职能转型。由过去单一的工程造价结算审计转变为对职能部门权力运行、建设项目全闭环管理和民生工程社会效益情况的审计,由注重节约资金转变为注重制度建设,促使投资审计从量到质的变化。2023年6月16日省审计厅副厅长裘红洪一行赴上高调研投资审计工作,该工作目前处于全省前列。 2.坚持消除盲区,积极推动本级预算单位审计全覆盖。为切实落实好中办、国办《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派出审计组对四套班子办公室、三部两委等机关已进行了两轮次的财政收支情况审计,进一步规范了领导机关财务行为的同时,也实现了本级预算单位的审计全覆盖,消除了监督盲区。 3.坚持开门纳谏,精心谋划审计计划。为进一步增强审计项目计划的针对性,科学选择审计项目,充分发挥审计工作在完善政府治理、规范财经秩序、维护群众利益、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的作用。年初,在制定本年度审计计划前,审计该局先后派出调研小组,到县人大、县纪委监委、县委巡察办以及县信访局、县行政服务中心、县教体局等单位以座谈会的形式,收集对审计工作的意见建议。结合纪检监察机关确定的年度重点监督工作和信访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等,在编排审计计划时,始终围绕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聚焦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审计主责主业,突出重点民生领域、重点资金使用、重大项目推进等持续加强审计监督,夯实了2023年审计工作基础。 4.坚持股室联动,将财政收支审计与投资审计相结合。在人手少,任务重的情况下,审计局整合资源,对审计任务进行合理分配,将财政收支审计与投资审计相结合。在开展财政同级审时,与投资审计股对财政预算评审情况同时进行审计;对发改委财政收支审计时,与投资审计股对发改委立项情况、招投标情况进行审计,审计查出未对县重点、重大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实施监督检查,监管缺位,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采购项目招投标过程不规范等问题,取得了明显效果。 具体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
||||||||||||||||||||||||||||||||||||||||||||||||||
主要问题和建议 |
一、存在的问题 1.临时工人数达 8 人,可能存在人员管理难度大、工作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 2.绩效评价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部分项目考核指标细化和量化不够,需要结合上高县审计局实际情况和财政预算项目支出内容进一步完善,夯实绩效评价工作基础。 3.连年出现结余结转资金,资金使用效率不高,造成资源闲置。 二、相关建议 1.根据正式员工和临时人员的实际需求,建立成本核算和效益评估体系,对临时人员的薪酬待遇、培训费用、管理成本等进行详细核算和分析,定期评估临时人员使用的成本效益情况。在确保审计工作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通过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等方式,适当减少临时人员的依赖,降低人力成本。同时,探索与外部专业机构合作的新模式,如通过业务外包等方式,在满足审计业务需求的同时,降低管理成本和风险,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成本效益的最大化。。 2.明确绩效目标,遵循 SMART 原则;优化指标体系,结合实际重新设计;加强数据收集与分析;强化培训沟通,反馈结果共商改进;定期评估调整,适应发展变化,提供有力支持。 3.对现有结转结余资金进行全面梳理,根据项目剩余需求和发展战略,重新制定资金使用计划。明确各阶段的资金使用额度和时间节点,确保资金能够高效利用。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