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堂镇政协联络组:
贵方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快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建议》第11号建议已收悉,县农业农村局组织有关人员对建议内容进行了认真讨论,现将有关情况回复如下:
近年来,我局围绕产业带动,盘活农村资产资源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通过专班推进、突出特色、培育壮大经营主体等有效措施,大力推动乡村振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利用衔接资金联村联投建设富硒蛋鸡养殖场18000平方,中草药种植单体钢架大棚50个,油茶加工厂1000平方,竹木加工厂1250平方,切实提升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有力助推我县乡村振兴产业及村集体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主要做法有:
(一)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围绕我县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明晰不同区域乡村产业发展的重点,结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着力发展富硒蛋鸡、中草药种植、油茶加工、竹木加工等种养模式。如:充分利用泗溪镇林下空间发展中药材种植,选择适宜生长的中药材品种,在林地小环境下对药材进行半野化栽培,既提高了药材品质,又减少了管理投入。利用徐家渡镇富硒带地理优势,统筹衔接资金支持富硒蛋鸡养殖,带动我县省定脱贫村、省定乡村振兴重点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务工就业。
(二)示范引导,典型带动。坚持以项目为抓手,以科技为支撑,以龙头企业为带动,按照“规模化、区域化、产业化”的要求,示范引领全县村集体经济发展。近3年来,我局整合1347万元衔接资金,联村联投发展乡村振兴产业项目39个,示范推广蛋鸡养殖、中药材、油茶等先进实用技术和发展模式,辐射带动广大农民积极发展乡村振兴产业项目,大力推广基地发展模式和典型经验,充分发挥其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三)利益联结,增收富民。我局进一步优化乡村振兴产业项目实施方式,以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为依托,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村集体+农户)”的运营方式,重点发展富硒蛋鸡、中草药种植、油茶加工、竹木加工等农业产业,提高乡村振兴产业项目实施的规模化和专业化程度;通过资产收益、土地流转、务工就业、托管带动、入股分红等方式,重点联结6个省定脱贫村和31 个省、市、县定乡村振兴重点村,年收益至少80万元以上,进一步提升乡村振兴产业项目的联农带农效益,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倾力打造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上高样板,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
此复
2024年6月12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