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两化专题 / 政策宣讲

宜春上高:精准的政策推送助力农业培育产业发展再提速

时间: 2025-05-22 09:09 来源: 上高县翰堂镇 访问量:
【打印】 【字体:

连日来,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翰堂镇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全镇上下正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粮食生产与产业发展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书写“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新篇章。

政策技术双服务,端牢农业“粮饭碗”。2025年以来,翰堂镇将粮食生产作为重点工作,组建粮食生产服务专班,走村入户开展“敲门行动”。通过面对面交流,服务专班详细了解农户在农资采购、农业技术等方面的实际困难,累计发放技术指南等宣传资料2000多份,为农户送上“政策大礼包”。

该镇充分利用“赶集日”人流量集中的优势,开设“政策宣讲小课堂”,向农户详细解读粮食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覆盖农户1000余户,让政策红利与技术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同时,组建镇农技站田间技术服务队,深入全镇12个村(社区)的田间地头开展农技知识宣讲。服务队员通过现场示范、手把手教学,为农户讲解水稻育秧、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累计印发技术资料1500余份,开展现场培训1000人次,解决技术难题100余个。镇水务站同步开展水利设施“体检行动”,对全镇的山塘、水库、灌溉渠道进行拉网式排查,累计维修破损渠道及清淤800余米,确保粮食生产用水无忧。

“一村一品”兴产业,激活经济新动能。该镇以“产业兴镇”为目标,立足资源禀赋,构建“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格局,培育一批叫得响、效益好的产业品牌。

江边村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大力发展藏香猪养殖产业,引入耐粗饲、抗病力强的藏香猪品种,打造“山林放养+科学圈养”生态模式,推动特色农业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为村民增收致富注入持久动力。下山村打造的黑山羊养殖基地,历经多年发展,已成为全镇特色养殖标杆。高峰期基地黑山羊存栏1000多只、胡羊800多只,带动周边村民15人稳定就业,年人均增收超1万元。

中楼村充分发挥温泉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鲈鱼养殖产业,年产鲈鱼2.5万公斤,产值达50万元;太秋甜柿种植基地引进优质品种,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甜蜜柿业”增收,2025年预计产量突破1.5万公斤;有源村富硒蛋鸡养殖基地现存栏蛋鸡4万羽,日产鲜蛋3万枚,产品畅销周边县市;棠陂村澳洲龙虾养殖项目正在紧张建设中,预计2025年6月投产,可带动20人就业,年产值可达300万元。这些特色产业如繁星点点,照亮了该镇产业振兴之路。

提质增效开新局,乡村发展再提速。近日,在磻村村,农户们抢抓农时,开展机械化插秧作业。只见一台台插秧机在田间来回穿梭,田野即刻披上一袭崭新的“绿装”。“我今年种了1000亩水稻,全部采取机插方式进行种植,效益比人工高多了。”种粮大户易长根说,“秧苗是在工厂里集中培育的,出苗更快、效果更好。”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和惠民政策的落实让他有底气发展规模化种植。

该镇农技站站长左本生说:“我们积极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插秧补贴等惠农政策,去年全镇工厂化育秧比例达50%,今年更是达到了75%,进一步激发了村民种粮的积极性。”

关联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