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动交流 / 在线访谈

提升群众满意度 | 文博故事进校园,红色文化润心田

时间: 2024-12-19 14:42 来源: 上高之声 访问量:
【打印】 【字体:

蒙山银矿在宋元时鼎盛,这些文物对研究古代矿冶业发展意义重大,元代时蒙山银矿年产银量长期稳定在20000两至30000两左右,是当时江西乃至全国最大的银矿之一……

这是12月13日 县博物馆“百馆进千校”活动 走进上高中学的场景。 本次课堂的讲师是廖雨晴, 她也是县博物馆工作人员, 对上高的文物如数家珍。

县博物馆工作人员 廖雨晴:

“我从小对于历史就十分感兴趣,来 县博物馆工作后,慢慢接触上高的文脉,我就被上高的历史深深吸引,就比如傅学祥烈士,我们现在看到关于他的事迹是一件文物、一段文字,可是那确实是他走过的一生,他不仅生前为革命奋斗,如今又不断地激励着我们。”

为了讲好上高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家乡的历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课堂上,她结合文物和同学们讲上高革命史、蒙山银矿遗址、《血泪传》等背后的历史故事。这些故事中跌宕起伏的情节、英雄气概的人物,以及荡气回肠的家国情怀,都被她娓娓道来,同学们也被文物背后的故事深深吸引。

县博物馆工作人员 廖雨晴:

“我能够向孩子们讲述上高的历史和上高英雄们的故事,我感到非常荣幸,希望孩子们能够从这些红色历史中汲取智慧与力量,将其转化为学习和生活的动力。同时我也希望能够用走进校园的方式,讲好上高故事、传递上高声音、守护上高文化根脉,让上高的历史文化能够传承下去。”

在历史课堂结束后,县博物馆还给学生们准备了,历史文物实物展览和历史文物展板。抗日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使用的毛毯、铁头盔、军服、鞋垫……一张张照片、一段段文字、一件件文物都在诉说着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参展的同学们或轻声交流,或驻足凝视,脸上满是敬仰。那专注的眼神,似在与先辈隔空对话,感受着革命先辈们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

上高中学学生 傅羽霏:

“在这次学习中,我听到了看到了从前没有了解过的上高。听着、看着先辈们的故事,我感慨万分,深知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更要努力向上,同时我希望以后我也能做上高的文化使者,让家乡的文化传播更远。” 据悉, 本次县博物馆“百馆进千校”活动 上高中学是最后一站, 在此之前他们已经走过上高10所学校。

2024年 县博物馆开展“百馆进千校”“缅怀革命先烈 赓续红色血脉”“红军在上高”红色研学等文化宣传、文物保护活动30余起,县博物馆以饱满的热情服务于广大群众,不断创新群众与县博物馆之间的桥梁。同时,县博物馆新馆陈列展览项目入选2024年度十大民生实事项目,将全面展示我县历史沿革与革命事迹。县博物馆还先后撰写了17篇论文,如《对博物馆改革的思考》《蒙山古银矿小考》等,部分在《文物工作》和省级文物杂志发表或被研讨会采用。

县博物馆代理馆长 晏赟: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扎根上高文脉,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文物与群众见面,让群众体会到家乡文化的独特魅力,让历史走进生活,切实提高群众文化生活获得感、满意度。同时,在现有文化资源基础上,我们将持续深挖文化内涵,力求做好成果转化,加大文化服务供给,精心组织策划主题临展、举办各类文化惠民活动。”

关联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